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美院动态
 >  美院新闻
“千年邢窑 瓷韵雄安”艺术展
发布时间:2024-10-31  查看次数:
层林尽染秋意浓,十月雄安美如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论述和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满足新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邢台学院共同主办,邢台学院艺术学部承办的“‘艺’同向未来”走进雄安艺术交流系列活动,于10月22日至27日在雄安成功举办,得到各界群众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活动期间电视台记者记录了此次活动的过程,采访了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杨茜,杨茜告诉记者,这里不光有陶瓷体验活动,公园容景阁中还整齐陈列了50余件邢窑白瓷作品供人观赏,它们均由邢台学院师生原创设计并制作完成。邢窑白瓷始烧于北朝,唐朝时期达到了鼎盛,考古资料表明,唐代,邢窑产品不仅胎质坚细,庄重大方,种类也异常丰富,有餐具、酒具、茶具、香具、盥洗具等生活用品。邢窑白瓷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唐宋陶瓷业的飞速发展。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是我国最早成功烧制白瓷的窑场,以生产类银、类雪的白瓷而著称于世。为了传承和弘扬“邢窑白瓷”文化,满足新区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期待,我院师生在雄安悦容公园开展了为期5天的邢窑白瓷艺术作品展示和群众体验交流活动,共展出师生原创作品50余件,既有端庄大气的传统器型又有造型活泼的文创作品。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恬静的釉色,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欣赏。拉坯和画瓷深受群众喜爱,大家踊跃参与,通过一笔一划的细致描绘,用双手感悟瓷泥的温润,亲身感受到邢窑白瓷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拉坯机前师生一对一、手把手地对大家进行现场指导,交流艺术创作技巧,介绍邢窑白瓷的历史渊源和工艺特点。活动期间共吸引了来自京津冀等地2000余人次参观现场体验,大家对“邢窑白瓷”的润、洁、素、雅赞不绝口,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白瓷作品,游客周女士说:“今天我是第一次看到邢窑白瓷,感觉很典雅庄重。刚刚也了解到了它的发展历程,非常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在家门口看到更多的这样白瓷作品展览”。

 

我校高度重视邢窑白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被教育部认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立邢窑研究所、郉窑白瓷文化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建设邢瓷博物馆和陶瓷传习工作坊等,为邢窑白瓷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此次邢窑白瓷艺术交流活动走进雄安,拓展了白瓷艺术交流互鉴的平台,丰富了新区群众的艺术鉴赏和文化生活,提升了邢窑白瓷文化和技艺传承在社会的传播度和美誉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