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重要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通过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一课一思政案例”专题教研、打造特色育人品牌等举措,引导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堂,助力学生以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强音。在我院《泥塑》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讲教师张和璞与刘亮亮秉持“艺术为人民、艺术颂时代”的教育理念,...
近日,我院孟凡茜老师创作的陶瓷作品《藏秀》,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工艺技法与独特的艺术表达,成功被河北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孟凡茜老师个人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我院在陶瓷文化研究、传统工艺创新领域的教学与创作成果,获得了专业领域的肯定。作品长22cm,宽22cm,高36cm,材质:瓷作品简介:作品以瓷泥拉坯成形,通体施黑釉,经1300摄氏度左右高温烧成。作品以“藏秀”为名,寓意内敛深藏、...
6月11日,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书脊生花”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成果展在学校东操场北口顺利开展。该课程由赵金东、王亚楠二位教师担任,集中呈现了学生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成果,既是对一学期课程学习的总结,更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子对书籍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创意表达。《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始终以“实践导向”为教学理念。课程以“探索书籍本质”为起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籍设计的“二重构造”,系统掌握书籍设计语言的运用、...
前言“绘邢襄、画泉城”是这次展览的主题,也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这次写生实践教学的文化主题和行动主题。笔墨抒怀,丹青寄情。在这个万物并秀的时节,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师生以艺术之名,走进邢襄厚土,漫步泉城胜景,用速写的灵动、水墨的韵致、色彩的绚烂,绘就了一幅幅饱含地域深情与时代气象的写生佳作。作为根植于地方的高校艺术教育实践者,美术与设计学院围绕邢台学院办学定位,始终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从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江苏省美术馆获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将于2025年6月8日起在江苏省美术馆1-7号厅展出。值得关注的是,我院刘志蕾老师创作的作品《山丘》也将亮相此次展览。刘志蕾个人简介刘志蕾,河北邢台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2009年入职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唐朝自古都是一个开放的、富足的、华丽的朝代。陶瓷发展到唐代时期,其发展环境已经是一个开放的盛世,在此期间吸收了许多优秀的外来文化。邢台乃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其中陶瓷的烧成又在唐朝最为出名,于是选择了唐韵作为课题,...
为更好传承工艺美术文化,让美院学子更加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美术与设计学院于5月3日至5月12日进行了“瓷与画”•工艺美术专业学术活动,此次活动由张志忠老师、李关亮老师、孟凡茜老师、刘志蕾老师、袁方老师、...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21级设计类专业的同学们在设计的道路上已经留下脚印。一切随心,用心去感悟设计之美。 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艺术设计在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方面与传统的艺术门类有所不同。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